欢迎光临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党建引领
党建引领
您当前的位置:
心梗救治|市二院中国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打通救“心”高速路
来源: | 作者: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 发布时间: 2023-11-22 | 1253 次浏览 | 分享到:

“医生,我妈突发心梗,我们现在准备去你们医院做急诊手术!”

“你母亲心电图做了没有,赶快加我微信拍照发来,把既往病史描述清楚”

“心电图提示是急性下壁的心肌梗死,先让患者平躺,不要让她活动,保持安静。你们现在在哪?大概多久能到我们医院?”

“我们在五河到蚌埠的高速上,估计40分钟左右能到二院。”

“好的,你们随身有没有带药?当地医生给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负荷量立刻服用,快到医院时务必和我联系!”

上面这段紧张焦急和专业果断交织的对话,发生在11月19日19时15分,市二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胡业梅和一名急性心梗患者家属的电话沟通中。

家住五河县的葛女士今年65岁,有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自半年前开始反复于劳累后出现胸痛不适,未予重视及治疗,不适症状反复发作。11月19日14时许,葛女士再次出现持续性胸痛不适,并伴有咽喉部紧缩感、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心电图提示下壁导联ST段抬高,予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负荷量,并建议至上级医院PCI治疗。

19时10分,求医心切的家属自行驾车赶往市二院。途中,患者家属紧急致电胡业梅主任求助,电话中,胡主任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快速高效问诊,根据家属提供的检查报告、病史情况迅速明确诊断,19时16分,胡主任将患者相关情况发送至心脏中心工作群,即刻启动胸痛救治绿色通道。

导管室护士到位、手术医生到位、设备器材已备、导管室激活完毕、入院手续办理完成……尽管已经是周日晚间,胸痛中心团队医护却顾不上一天忙碌的疲惫、更无暇去想休息日的惬意,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到岗,并做好全面准备。19时43分,随着当晚值班医生邵胜胜回复的一句“都准备好了,等病人来”,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完成,绿色通道只待患者到来。

20时01分,家属驾车将患者送达市二院老院区大门口,已提前等候在此的胸痛中心医护接到患者后实行“双绕行”(即绕开急诊、绕开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直接送至导管室接受手术。20时02分,患者抵达导管室,医护团队一边向家属讲解治疗方案,一边完善术前准备,经家属知情同意后,行急诊CAG+PCI术(即冠脉造影检查+冠脉介入手术)。

经多体位造影提示左前降支开口60%狭窄,中段50%狭窄;左回旋支中段50%狭窄,右冠状动脉管壁斑块浸润,近端狭窄80%,自中段完全闭塞,远端血流TIMI0级,即血管闭塞的远端没有任何血流,情况十分危急。团队讨论决定对患者右冠行冠脉介入治疗。

20时29分,团队医护以精湛技术和娴熟操作,顺利操纵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处送至左室后支远端,送球囊顺利通过闭塞病变处。术中,患者突发抽搐,心电监护提示室颤!手术团队立即予以电除颤,患者随即恢复自主心律。待患者心电、血压稳定后,另送导丝至右室支远端分次将球囊送入病变部位扩张顺利植入2枚支架,复查造影显示支架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及夹层,右冠远端前向血流恢复为TIMI3级。2120分,手术成功完成。

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冠脉造影检查,到突发室颤的紧急处置,再到手术顺利完成,市二院中国胸痛中心团队用79分钟的时间妥善应对一个又一个突发挑战,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市二院国家级胸痛中心在救治急性心梗患者方面的能力和实力。

近年来,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市二院心血管内科通过不断推进全市胸痛中心联盟、基层医疗机构胸痛单元建设和加强基层医生心梗救治培训,持续织密织牢“心电一张网”,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

在此,市二院中国胸痛中心专家提醒广大患者,一旦出现急性胸痛和乏力、心悸、气促、烦躁及心绞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至正规医院专科就诊,务必遵医嘱检查、服药、由120转诊,以便使急性心梗患者能够尽可能得到及时、高效、专业的救治,大大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