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面对现阶段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对医院综合发展能力的全方位考量,以及接下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级医院评审、DRG付费方式改革对医院内部运行的新一轮冲击之际,借与上海十院合作机遇,学习十院十年间破旧立新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显得十分必要且重要。2021年6月7日至11日,我有幸作为医院首批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十院脱产培训团队中的一员,踏上了这次为期一周的思维垦荒之行。
出发前一天,我们加入了“十院e家人”企业微信,企业社区课堂涉及十院云参观、规章制度应知应会、特色科室名医介绍,对像我一样没去过十院、对十院仅停留在浅表印象的人增进认识很有裨益。公告发布了一周培训手册,从行程、住宿、用餐的安排,到课程、参观的设计,足见两院合作对人才培训的重视与用心。通过课程表,你会发现为期4天半的培训,十院是精心规划过的,学习内容涉及医疗质量与安全、学科建设与发展、科室运营与管理、医院评价与等级创建、临床教学管理等5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选题角度,讲解者既有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又有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角度不同、目标一致,可以说是真心想让我们学有所得、学以致用,面对这样的良苦用心,为学者唯有更加努力。
7日下午13:30,培训班正式开班。简明扼要的领导致辞后,十院医务处处长、我们的执行院长张戟作开场培训,在对十院的发展历程、人才队伍、学科梯队、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医疗业务和科研成效简单介绍后,以题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道与术》拉开医疗质量与安全模块的第一讲。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面对医院转型发展,医务处等管理部门既要踩油门,又要踩刹车”,讲述的是职能部门在服务医院临床发展中要同时发挥好增进与规范的双重功效;二是“医院之间要比,科室之间要比,病种之间也要比,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以及“要让数据说话,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数字化、数字信息化、信息智能化”,揭示了现在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信息化在助力学科高水平建设、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人是医疗质量要素中的首要因素”,强调了人员素质在医疗质量管理、单病种过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十院围绕“人”的因素,可谓下大力气做文章,从构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类各级员工培训体系、病案首页及医保信息专员体系等,都突出对人学习制度、执行制度的重视与考核。基于“五化”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基于临床发展能力的学科建设体系、基于带组医生的全面质量管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流程再造与服务模式创新、信息化基础上的医政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六位一体的上海十院策略成为课程的精彩归纳,听记匆匆,留下的更多是领悟与思考。
8日的课程因涉及精细化病种支付改革下公立医院经济运营和成本绩效管理的探索以及DRG/DIP时代的病案首页质控,更令我万分期待。十院财务处吴丹枫处长考虑我们医院还没有正式执行DRG,怕说的我们听不明白,所以临时选取《专科运营在医院转型发展中的实践与转化》授课。吴处长的讲课思路清晰、比喻恰当、数论统一,开篇即用煤水电、教育经费、全家所有开销等家庭收入支出结构类比医院固定成本、人力成本、全成本,深入浅出,一听即懂。现今热议的“三医联动”所带来的冲击与改变,也被她一语道破:“三医联动”将直接影响收支结构和诊疗模式,其中诊疗模式会改变费用、成本等经济结构(涉及住院天数、临床路径、技术难度、患者结构等),经济结构也会倒逼路径方案的选取。单病种成本、临床路径病种成本、DRGS病种成本之间息息相关,要做好成本管控,首当其冲做好院-科-组运营分析、术中实时成本分析、创新诊疗模式智能化分析;要做好比价分析(项目成本与病种价格的盈亏分析),为医保支付机制提供比价分析数据;要做好成本分类管控,临床科主任要重视科室运营管理,把好可控成本;要做大做强优势病种,通过CMI(反映收治病例平均技术难度的病例组合指数)调整院-科-组病种结构,做到医保结余。吴处长的讲解“快而精”,只是一方面限于培训人员多为临床科室主任,授课的角度大多放在了“临床怎么做”的层面,另一方面限于培训时间仅有1小时,分析模型、图表数据实在太多,用吴处长的话说就是展开讲可能要讲上不止一周,很多内容无法精讲,只能点到为止,对还没有正式接触DRG的我们来说,确实有很多需要请教的地方,好在吴处长告诉我们,这次培训不是面向职能部门的讲课,等以后我们医院正式上线DRG,她可以再给我们做一次深入培训,期待吴处长再次零距离倾力相授。
十院病案统计科牛培勤科长作了《新形势下再谈病案首页规范填写》的培训,牛科长总结了十院的经验,即“无论DRG还是DIP,十院都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就是临床一定要把病案首页填好,要规范医疗行为的过程,尊重DRG病种编码规则”,联系到我们医保局目前正在推进的DRG前期分组反馈工作,重点也是聚焦病案首页的正确填写,目前已开展两轮病案首页无效数据、未入组原因的核查反馈,可见病案首页将直接影响DRG分组结果,今后DRG组数、RW值、CMI值、时间/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主要诊断大类(MDC)、核心疾病诊断相关组(ADRG)等重要指标的提取也都来自于病案首页,此外DRG所要求的医保结算清单中的信息提取有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病案首页,可以说DRG实施后病案首页的填写质量与医保付费情况密切相关,医生医疗行为的规范与否、病案填写的正确与否,病案室编码员的操作和沟通,将成为DRG实施后需要长期关注的重中之重。鉴于病案首页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质量安全改进以及DRG在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医生职称评审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十院十分重视病案首页的填写,院内也是医务处、病案室等多部门联动协作,主要是抓好医疗质量和病案书写,推进DRG实施后所带来的医疗过程规范管理、单病种质量管理,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后面三天紧凑的课程安排,培训地点从十院本部到装修细节处处体现为患者着想和诊疗差异特色的口腔科独栋大楼,再到骊山路教学园区、科创园,以及各有特色的学科中心,同样给我们带来了课堂上思想的自由放飞,满满的知识“干货”让我们拓展了眼界,收获了新知。十院对院区的设计尤其是诊疗流程的优化、满意度评价的智能化嵌入、入院诊疗中心的设立、MDT学科中心的建设与规划、科研教学的重视、甚至小到病历复印的成本分析与便民举措,都值得我们结合实际的借鉴,脚踏实地的践行。
由于此次培训没有专门涉及医保管理的课程内容,在与张戟院长充分沟通想要向十院医保办负责人当面“取经”的想法后,9日上午张院长安排我与医务处杨佳芳副处长对接,由她引见我与负责医保工作李小艳副处长沟通。之前在企业微信里听过李处长讲授《医保工作细则》,这次带着事前整理的问题当面请问,颇为期待。从沟通中,得知十院医保办仍隶属于医务处,目前科室主要承担两项工作:一是负责牵头完成医保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各类检查,医保办主要承担对接和汇总工作,医教科、护理部、药剂科、设备科、物价办等部门承担各自管理职能范围内的检查反馈工作,院内自查也是如此;二是负责全院范围内的政策宣传,其宣传涉及各个层面的医务人员,有院周会上面向科主任的培训,也有分别面向住院总、普通医生的培训,还有面向新进员工的培训。在医保检查方面,李处长大致介绍了2019年十院接受国家飞检的基本情况,监管态势的逐渐加强也让十院的医保管理日益强化,院内成立了医教科牵头的规范医疗行为专项小组,对口卫健委相关自查上报工作,成立了医保办牵头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小组,对口医保局相关自查上报工作,李处长在沟通中反复强调:医保想管理好一定要靠医疗过程的规范化,医保是付费、是检查,过程管理直接影响检查结果,所以需要院内各个职能部门、临床科室的监管与规范。
此次培训虽偏重于提升临床医技科主任的创新管理能力,却让我从讲课老师的精心准备与课程讲解中收获了以下感悟:一是职能部门的理念要顺势更新。就像轮转过多个部门、目前在十院采购处的滕宏飞处长所说,十院在面对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痛点之一,管理部门该如何充分发挥职责时所做的就是要前瞻性的预见政策、机智且理性的解读好现行政策,说白了,就是把上级部门的政策要求梳理好、向执行相关政策的临床科室讲清楚需要做什么,将政策解读好、传达好,同样能让工作事半功倍。二是职能部门的精细化管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从培训老师PPT上的布满数据和图表分析(费用分析方面,绝不是简单的次均费用异常数据罗列,而是细化到哪一种药品、耗材、检查项目占比较高;成本收益方面,不是简单的某科室成本收入分析,而是细化到科室每组、每个医生的收益分析;病种分析方面,同一病种同一科室不同治疗组之间、同一病种不同科室之间的比较分析),再到演示的每位医生手机上即可查阅的入组情况、费用分析等,从医疗质量管理到病案首页规范,从病案首页到绩效考核,无不透露出无信息不管理,职能部门基于信息化的精细管理与数据分析,将直接影响医院未来的战略规划与决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深知,蚌埠、上海两地间医疗技术的差距,知识理念的差距,绝不是靠几次培训就能弥补的,医院要与时俱进,我们要顺势提升,短时间培训激发出的思想的火花,将催生我们执行的动力,为医院未来发展平添一份持久不竭的力量。
Copyright © 2020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Wanhu
地址: (老院区)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延安路302号
(新院区)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延安南路1292号
电话: (老院区)0552-7128166
(新院区 )0552-7120869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291号
扫描二维码及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