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1.1 规范健康教育流程、合理进行健康教育评估,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得到相应的健康知识,积极参与医疗决策和过程,加强医患/护患之间的沟通,减少医患/护患矛盾。
1.2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管理相应信息的教育,以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健康状况。
2. 范围:适用于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患者、来访者。
3. 定义: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建立有利于康复的健康行为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4. 权责:
4.1 全院员工:均有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责任。
4.2 护士:利用多种形式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应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4.3 护理部:对各科室健康教育制度的落实进行常规监管并持续改进。
5. 作业内容:
5.1 健康教育的内容:
5.1.1 对住院患者重点是,但不限于:
5.1.1.1 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如查房时间、陪伴探视制度、饮食制度等。
5.1.1.2 介绍病室环境:作息时间、卫生间使用、贵重物品保管及安全事项、呼叫器使用。
5.1.1.3 疾病知识宣教:传授相关疾病知识及检查、治疗、用药知识介绍指导,术前配合、术后锻炼及出院康复知识指导。
5.1.2 对门诊患者重点是,但不限于:
5.1.2.1 门诊诊疗环境。
5.1.2.2 一般卫生知识宣教, 良好生活方式养成指导。
5.1.2.3 传授相关疾病知识,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
5.1.2.4 合理用药知识宣教。
5.2 宣教形式:
5.2.1 个体指导:
5.2.1.1 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
5.2.1.2 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
5.2.1.3 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
5.2.1.4 可在入院介绍和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针对性指导。
5.2.2 集体讲解:
5.2.2.1 门诊利用患者候诊时间。
5.2.2.2 病房则按工作情况与患者作息制度,选定时间进行集中讲解,可结合示范,配合幻灯、模型等,以加深印象。
5.2.3 文字宣传:
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