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告别难“咽”之隐|市二院独立开展吞咽障碍康复治疗 填补医院技术空白
来源: | 作者: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 发布时间: 2024-07-16 | 1363 次浏览 | 分享到: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有报道称大约30%~67%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由于吞咽障碍,患者会出现进食困难、误吸等情况,导致引发吸入性肺炎、病情加重、病程变长,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近日,市二院通过开展多学科诊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管理,旨在推动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吞咽障碍患者康复带来福音。

患者于先生,脑卒中20天后入住市二院老年医学科。入院时吞咽障碍严重,不仅让他无法正常进食,还存在着极高的误吸和感染风险。在进行充分评估后,康复医学科决定采取口腔冰刺激、门德尔松手法按摩辅以针灸的治疗方案,并通过使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刺激完整外周运动神经激活肌肉,达到强化无力肌肉、恢复运动控制的治疗目的。Vitalstim治疗仪使吞咽困难治疗更针对,直接切入,成功率高于传统治疗。经过两天的治疗,患者情况就有明显好转,于先生从完全无法吞咽到在引导下可以简单进食,目前正在康复中。

7月12日,康复医学科开展一例环咽肌球囊扩张术治疗吞咽障碍,标志着市二院在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技术手段更完备、更先进,在市内达到领先水平。对于吞咽障碍患者,球囊扩张术能够缓解环咽肌不能完全松弛所引起的吞咽困难,改善吞咽运动的协调性,并重建吞咽反射神经通路,该项技术应用广泛、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目前患者吞咽障碍明显好转。

吞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帕金森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以及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时或吞咽后咳嗽,进食后突发呼吸困难、气喘,严重时紫绀,以及反复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吸入性肺炎等。吞咽困难轻者虽然可以勉强进食,但仍有少量残渣或口鼻分泌物进入气管,从而引起肺部感染,重者可因食物团块误入气道,而造成窒息死亡。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家属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时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助其吞咽功能恢复。

口腔冰刺激是一种吞咽障碍治疗方法,是直接对吞咽有关器官及吞咽反射相关肌群进行寒冷刺激,引起肌肉主动收缩,提高其对食物的敏感度。门德尔松手法,也被称为喉部按摩或吞咽训练,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帮助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恢复正常吞咽功能的技术主要目标是通过刺激和强化喉部和口腔周围的肌肉,提高吞咽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从而改善甚至恢复吞咽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由医生、治疗师以及家属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市二院目前独立开展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填补医院康复治疗空白。针对吞咽障碍的患者,市二院康复医学科为患者提供筛查、评估、诊断及治疗的精准诊疗。如发现有吞咽障碍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