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 心内科专家为您支招
来源: | 作者: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 发布时间: 2021-05-18 | 2180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率第一的疾病。相关数据显示,血压每增加10~14 mmHg,死亡率就会增加60%。为最大限度减少高血压危害,宣传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世界高血压联盟把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以更好的在全球范围内唤起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今年的世界高血压日,以“控住血压 稳住幸福”为主题。

约九成的高血压原因不明确,称为“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70%~80%与生活习惯有关,20%~30%与遗传有关。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绝大多数不能治愈,只能控制。那么,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如何正确测量和预防血压?蚌埠二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胡业梅为您支招!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 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

有些人即使血压明显升高,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血压,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脑出血才有“感觉”。约 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 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不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在数年后发生并发症。高血压并发症有3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患病率高。

高血压的危害和并发症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测量前先平静休息至少五分钟,测量时保持安静,不说话,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双脚自然平放;袖带与心脏在同一水平,袖带的松紧可容纳一根手指,避免过松、过紧;如果血压波动过大,可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血压的时间及频率:刚刚确诊或治疗早期、血压尚未达标的或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每天早晚测量坐位血压,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前和早餐前、排尿后;晚上临睡前,最好保证规律作息时间,每天选择固定的时间点测量血压。每次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