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科普健教——健康教育
来源: | 作者: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 发布时间: 2023-10-29 | 1267 次浏览 | 分享到:

健康教育制度

  目的为有效发挥健康教育在疾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健康管理

相关信息,以提高病人、家属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健康状况,特制定本制度。

健康教育内容:

一、门诊患者教育

1门诊诊疗环境、就诊流程。

2传授相关疾病与健康知识。

3合理用药指导。

二、住院患者教育

入院教育

1告知患者住院期间应享有的权利义务。

2告知患者分管医师和责任护士。

3指导患者熟悉病区的生活环境:病床、床头呼叫器及其他常用设施使用。

4告知患者医院规章制度,住院期间不得擅自离院,不得使用自购药品等。

5指导患者掌握标本留取、常规检查要点及用药常识。

住院期间教育:

1评估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2讲解诊疗活动的一般常识及配合要点。

3讲解疾病的一般常识、药物指导。

4心理卫生教育。

5介绍住院费用的查询与告知。

特殊检查治疗前的教育:

告知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检查时配合要点。

术前教育:

1给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及术前、术后需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

2讲解术前准备的内容及意义。

3告知患者术前签字的意义。

4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安慰鼓励患者,减少恐惧心理,增强信心。

术后教育:

1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情绪的调节、卧位要求、引流管的保护、减轻疼痛和不适的方法、进食的时间和饮食种类、活动时间及注意事项、用药的相关知识等。

2指导早期康复、功能锻炼。

出院教育:

1出院后继续用药方法。

2饮食、活动、休息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3心理调节方法和重要性。

4复诊时间安排及重要性。

5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或在出院病程记录及出院小结上记录。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2023年孕妇学校课程安排


一:每个月一次现场,一次微信,时间20分钟

二:培训对象:孕妈妈及家属

三:现场课堂地点:二楼妇产科门诊

.

时间

地点

课程内容

主讲人

1月13日

现场

产褥期及产褥期的护理

孟凡香

1月15日

微信

新生儿沐浴

李广荣

2月10日

现场

母乳的营养、功能及喂哺技巧

张凤华

2月22日

微信

孕期注意事项

姬莉

3月10日

现场

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新生儿护理

王婷

3月22日

微信

妊娠期高血压的防治

段玉

4月7日

现场

新生儿沐浴

李广荣

4月19日

微信

科学坐月子

李新平

5月10日

现场

胎动的种类及方法,如何数胎动

朱梅

5月26日

微信

妊娠期孕妇心理健康

李大丽

6月9日

现场

自然分娩好处多

孙婉玲

6月21日

微信

孕期营养与饮食

孙李伟

7月11日

现场

新生儿沐浴

李广荣

7月28日

微信

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新生儿护理

王婷

8月9日

现场

母乳的营养、功能及喂哺技巧

张凤华

8月25日

微信

孕期注意事项

姬莉

9月8日

现场

产褥期及产褥期的护理

孟凡香

9月20日

微信

妊娠期高血压的防治

段玉

10月11日

现场

自然分娩好处多

孙婉玲

10月20日

微信

科学坐月子

李新平

11月10日

现场

胎动的种类及方法,如何数胎动

朱梅

11月22日

微信

妊娠期心理健康

李大丽

12月8日

现场

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新生儿护理

王婷

12月20日

微信

孕期检查的意义及目的

孙李伟

 

 

 

 

2023年孕妇学校课程安排


一:每个月一次现场,一次微信,时间20分钟

二:培训对象:孕妈妈及家属

三:现场课堂地点:新院三楼妇产科门诊宣教室

.

时间

地点

课程内容

主讲人

7月26日

现场

新生儿沐浴

李广荣

7月28日

微信

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新生儿护理

王婷

8月9日

现场

母乳的营养、功能及喂哺技巧

孙李伟

8月25日

微信

孕期注意事项

姬莉

9月8日

现场

产褥期及产褥期的护理

孟凡香

9月20日

微信

妊娠期高血压的防治

段玉

10月11日

现场

自然分娩好处多

孙婉玲

10月20日

微信

科学坐月子

李新平

11月10日

现场

胎动的种类及方法,如何数胎动

朱梅

11月22日

微信

妊娠期孕妇心理健康

李大丽

12月8日

现场

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新生儿护理

段玉

12月20日

微信

孕期检查的意义及目的

孙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