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视力下降别大意,可能不仅仅是眼睛出了问题!市二院多学科诊疗 解决筛窦囊肿的“跨界危害”
来源: | 作者: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 发布时间: 2025-03-19 | 203 次浏览 | 分享到:


 

患者王先生半个月前经常出现流眼泪的症状,以为是沙眼没有重视过了几天后,王先生突然左侧眼看不见了,急忙来到市二院眼科门诊寻求治疗市二院眼科李新院长查看王先生情况后予以视野检查示:左眼全视野缺损,眼眶磁共振检查,报告提示考虑左侧后组筛实粘液囊肿,窦腔扩大入左侧眶内,内直肌视神经受压移位,眼球前凸。李新院长综合患者病情,考虑患者症状系囊肿压迫所致,建议王先生转至耳鼻喉科就诊。

通过鼻部CT检查,发现王先生左眼眶内球后占位性病变,内直肌、视神经受压外移考虑为筛窦囊肿可能这是导致王先生眼睛看不清的重要原因。耳鼻喉科李炅主任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建议患者尽快手术治疗,解除视神经压迫以防视力进一步恶化。

在上海瑞金医院耳鼻喉科郎军添教授的指导合作下,市二院耳鼻喉科制定了完善的术前准备计划、手术预案及术后康复计划,并与病人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耐心讲解了手术方式——鼻内镜下鼻窦病损切除术与视神经解压术。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具备在保留鼻腔正常结构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部切除病变,使鼻腔受到的损伤最小化,避免面部瘢痕的优点原则为使病变窦腔与鼻腔间能够通畅引流。

在李炅主任及郎军添教授的合作下,成功为王先生切除大部分囊壁及附着的骨组织,解除对视神经以及筛窦的压迫,保留了上方囊内黏膜组织,避免出现脑脊液鼻漏和术后颅内感染

术后第一天王先生视力便有明显好转,并于术后第7天康复出院。出院半个月复查,视野缺损明显好转,视力也恢复至1.0。

与疾病的战斗,不是某个科室“单打独斗”就能取得胜利的过程。针对疑难病症,市二院坚持多学科诊疗、共同讨论、团结协作,积极融入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发展进程,力争制定出贴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未来,市二院将继续探索一体化诊疗服务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科学、更优化的医疗方案和诊疗服务。

 

专家科普

筛窦囊肿解剖位置邻近眼眶和颅底,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1. 感染扩散

-急性筛窦炎或鼻窦炎:囊肿阻塞窦口,分泌物滞留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疼痛、脓涕和发热。

-眶周或眼眶脓肿:感染蔓延至眼眶,引起眼睑红肿、眼球突出、活动受限(眼眶蜂窝织炎),严重时可致视力丧失。

-颅内感染:感染通过薄层骨壁或血管侵入颅内,引发脑膜炎、脑脓肿或硬膜外脓肿,表现为高热、头痛、意识障碍,危及生命。

2. 眼部并发症

-视力损害:囊肿或炎症压迫视神经或眼动脉,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 眼球运动障碍:眼肌受压或炎症影响,出现复视(视物重影)、眼球转动困难。

- 突眼症:囊肿增大推挤眼球向前突出,可能并发角膜溃疡。

3. 骨质破坏

长期囊肿压迫或感染可侵蚀筛窦骨壁,造成:

  颅底骨质缺损:增加颅内感染风险。

  眶壁骨折:加重眼球移位或眼眶内容物疝出。

4. 邻近结构受累

-额窦或蝶窦受累:感染扩散至其他鼻窦,引发多窦炎或全鼻窦炎。

-鼻腔阻塞:囊肿增大导致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或面部压迫感。

- 黏液囊肿形成: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形成更大囊肿,加重压迫症状。

5. 慢性疼痛与面容改变

-顽固性头痛:额部或眶周持续性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面部畸形:巨大囊肿可能改变鼻梁或眼眶轮廓(罕见)。

何时需紧急就医?

若出现以下症状,提示严重并发症可能:

- 突发视力下降或失明

- 高热伴剧烈头痛、颈部僵硬

- 眼球显著突出、无法转动

- 意识模糊或癫痫发作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急性感染期使用抗生素、鼻用激素。

-手术干预: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开放窦口、引流囊肿,防止复发。

-多学科协作:严重并发症需耳鼻喉科、眼科、神经外科联合处理。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建议定期随访鼻窦CT/MRI监测病情变化。

 

专家介绍

李炅,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蚌埠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学会委员,曾在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耳鼻咽喉科微创手术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工作,如小儿鼾症(腺样体+扁桃体等离子微创手术)、成人鼾症(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手术)、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微创手术、经鼻内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慢性泪囊炎,微创手术)、支撑喉镜下咽喉微创手术,对各种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有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