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疗服务
住院须知
您当前的位置:
蚌埠二院“冬病夏治”三伏贴即将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 | 作者: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 发布时间: 2020-06-08 | 407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伏天
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
...
《黄帝内经》云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养生顺应天时方能事半功倍
...
高温湿热的盛夏
正是养阳,护阳的关键时刻
赶紧冬病夏治吧!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2020年度“冬病夏治”三伏贴即将开始~

具体贴敷时间如下:
伏前贴:2020年6月21日
上午半天
初伏贴:2020年7月16日
全天
中伏贴:2020年7月26日
上午半天
末伏贴:2020年8月15日
上午半天
伏后加强贴:2020年8月22日
上午半天

贴敷地点: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4号楼4层中医康复科治疗大厅(神经外科ICU对面)。
联系电话:0552-7128580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一直崇尚的疗法,指对于一些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三伏贴是最常见的冬病夏治疗法之一。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又名天灸,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期间贴三伏贴,可以治疗多种容易在冬季反复发作、加重的疾病,如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病症、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缓解症状,减少发病率。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三伏贴,该怎么贴才正确?
三伏天来临,很多医院开展敷贴“三伏贴”治疗,但是,也有部分人会选择在家进行,贴敷要选穴,穴位有误差,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建议在医院进行,如只能在家进行,应详细咨询医生贴敷穴位及贴敷方法。
贴敷是在每年农历的夏季三伏,每伏最好前3天贴敷,连续贴3年。每次贴敷时间成人为4-6小时,儿童为2-3小时,以皮肤承受度为限,贴敷后可有轻度局部灼热感,如出现明显皮肤瘙痒疼痛、发热等,应立即停止使用。
尽量选择白天敷贴,有利于控制时间及观察敷贴反应。敷贴时尽量减少大量出汗,以免敷贴滑落。如在晚间敷贴,应注意敷贴时间2-4小时,切勿整晚敷贴。
常用穴位:膻中、天突、大椎、肺俞(穴位在医生指导下选取)。
三伏贴期间的注意事项

Q
三伏贴如何保存,敷贴一次性取回后用冷藏吗?
如室内温度不过高,三伏贴可于阴凉处室温保存,但应注意不可放于散热电器、热水杯等高温物品旁;如室内环境不允许,可放于冰箱冷藏室内,但要注意每次敷贴前拿出室温复温至少1小时。
Q
贴敷期间要忌口吗?
一般来讲,贴敷期间无需特别忌口,但贴敷当天应尽量避免生冷、刺激及容易诱发皮肤过敏的食物,故冰棍、冷饮、海鲜、辛辣、油炸烧烤等食物应避免。
Q
敷贴时可以游泳、洗澡吗?
敷贴期间应注意避免寒冷刺激。贴敷当日尽量不要游泳、直吹空调、进食冷饮等,取掉敷贴后可以温水洗澡。
Q
敷贴时要用酒精消毒吗?
为加强药物透皮吸收,可于每次敷贴前用鲜姜切厚片或榨取鲜姜汁反复擦涂穴位表面,无需用酒精消毒。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贴三伏贴

三伏贴虽然效果好,但有一定针对性,不是人人都适合贴。三伏贴选择的主要都属辛温大热型,适合虚寒型疾病的治疗,不适用于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下列人群也不能贴三伏贴:
不适合贴三伏贴的人群:
o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
o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o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o    老年人中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o    妊娠期妇女;
o    处于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不宜敷贴;
o    3岁以下的幼儿。

三伏贴功能主治
1、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下垂等胃肠道疾患:临床以脘腹胀满、喜揉喜按、食欲减退、不能进食生冷食物、喜欢热饮热食、泛吐清水、恶心呕吐、嗳气、慢性腹泻、形体消瘦、四肢怕冷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辨证属虚寒型者。
2、小儿秋季腹泻:主要为慢性非细菌性腹泻。
3、冻疮及冬季怕冷、四肢冰冷、体虚易感冒,中医辨证属阳虚体质者。
4、过敏性鼻炎、咽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气虚者。
5、关节炎:特别是退行性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出现全身多个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6、月经不调、宫寒痛经、白带清稀等妇科疾病。
7、预防中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的高危人群,此时贴敷可活血通络,改善血液循环,防止中风发作。
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