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选择合适的科研方法处理相应的科研问题。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于国家心脏病中心,阜外医院国家中心实验室进行临床基础课题研究,熟悉基础研究实验检测方法。后于阜外医院开展临床课题研究,对临床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学分析方法运用熟练。研究成果发表论著3篇,SCI期刊收录1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2篇。参与完成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CHIEF)。2013年获得临床试验GCP资格证,作为研究者参与并高标准完成后羿研究、大禹研究、应龙研究、暮光研究、Panda研究、XASSURE研究、POSITIVE等多个临床试验。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及完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成果形成3篇论著,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共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SCI收录3篇,参与编译著作2部。 2019年来到蚌埠二院心内科后,带领团队稳步推进临床科研工作,承担蚌埠市科学技术局课题一项(2020年立项,现已结题),承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课题一项(2021年立项,现已结题)。科室作为分中心承担国家级临床试验:REFOCAS临床研究,芪苈强心药物临床研究,B4临床试验研究,非阻塞冠脉病变临床药物研究等多中心临床试验。 同时带领蚌埠市心血管内科心脏团队攻坚克难,独立开展并填补多项蚌埠乃至皖北冠脉介入技术空白,包括冠脉慢性闭塞病变(CTO)器械辅助(ADR)正向路径重回真腔技术(省内第二家独立开展该项技术医院);逆向开通CTO病变技术;冠脉旋磨技术;腔内影像指导CTO病变正向开通技术;高危高龄/超高龄复杂冠脉病变(CHIP)介入治疗;远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技术;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冠脉精准介入治疗技术、无造影剂冠脉旋磨支架植入术,其中无造影剂冠脉旋磨支架植入术国内外可查文献未见报道,为国内领先技术。 2022年底率先在皖北地区成立结构心脏病区,完善结构心脏病诊疗专科,布局未来心血管病诊疗方向,服务全疾病谱心血管病患者,开展结构心脏病区以来,已完成结构心脏病手术近60余台,其中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已完成30余台,同时可独立开展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等手术。 至此每年带领团队完成冠脉介入数量约近4000台,电生理手术近400台,手术台数及质量均省内领先;近年来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陆续获得“优秀服务示范病区号”、“卫生系统特色专科”、“蚌埠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安徽省临床医学市级重点专科”、“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蚌埠市十三五重点扶持专科”、“安徽心力衰竭门诊规范化建设单位”、“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成员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皖北地区第一家中国房颤中心”、“蚌埠市首家国家级胸痛中心”,“蚌埠市胸痛中心联盟承办单位”,2022年心血管内科荣获蚌埠市“巾帼文明岗”,2023年、2024年度优秀市级质控中心。 以上临床科研,临床多中心试验及国内国际一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开展,引领蚌埠心血管病诊疗前沿,极大地促进了蚌埠市心血管病诊疗技术进步,使蚌埠市心血管病诊疗水平稳居国内先进水平,提升了蚌埠心血管病学界在省内国内的学术地位;同时个人也收获了各方荣誉,包括2019年6月获得中共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8月获得中共六盘水市市委市政府授予“对口帮扶特别贡献奖”、2019年8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授予“优秀帮扶医师”、2020年蚌埠市首届“大禹英才”创新领军人才、2020安徽省冠脉介入诊疗专题研讨会病例竞赛一等奖、2021年蚌埠市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安徽省第一届卫生健康杰出人才,2024年度优秀质控专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