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有幸参加“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蚌埠合作医院临床医技骨干培训班”,经过在上海十院1周的学习参访和交流,感触很多,收获很多,与上海十院相比,我们有差距,但同时也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也更加有了继续拼搏的信心和动力。
一、要勇于抓住机遇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59年成为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强手如林的上海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进入本世纪,医院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2004年医院整体移交至上海市人民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医院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随着2005年9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成立,上海十院移交由上海申康中心管理,从此医院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医院从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再到近年的内涵质量建设,实现了阶梯式跨越式发展。在上海十院的发展历程之中,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为其提供了科研和学术的平台,移交上海市人民政府后由上海申康中心管理更是为医院带来了资金、管理、学科、科研的发展重大机遇。
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定位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2003年底,上海十院仅有一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中医心脑血管病中心,另外还有一个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手共建的项目—眼科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针对这一困境,上海十院结合自身特色及上海市各家医院的学科情况,重新进行学科布局,不去盲目地发展大医院已经发展成熟的强势学科,而是以差异化的核心技术为突破,优先发展有一定特色的专业学科或是专业病种,或者是选择发展一些大医院不愿意去做,但仍有一定病员量的小病种项目。
医院以中心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一站式服务,最终实现了一条由数量、规模、集成、质量、内涵到品牌的发展道路,快速地提升了自身影响力。目前,上海十院已形成了以心脑血管病、视觉复明、护理、创伤急救四个市级领先学科为龙头,以心脏中心、超声诊断科、消化内科、眼科、骨科等院级重点学科为支撑的学科发展布局,包涵了13个重点学科、25个MDT多学科协作项目、38个临床诊疗中心,辐射全院各科,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已经形成一定的辐射力影响力。这为当下蚌埠二院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学习经验。
三、坚持人才立院的方针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未来,上海十院注重人才,积极发挥人才的带动作用。医院以优先发展学科及项目为抓手,先后制定和推出了多项人才引进、培养及激励计划,